所有資料與照片來源 - 網路下載
「我叫砂田知昭,享年69歲。
67歲才退休的我,在例行的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胃癌末期。
為了不讓家人困擾,我開始寫「終活筆記」。
我的小女兒(本片導演)問我在寫什麼?
我回答她:『笨蛋才會在死之前告訴你。』」
一生為公司盡心盡力的砂田知昭老先生,原本想退休後可以含飴弄孫,大享天倫之樂。一次例行的健康檢查卻發現他得了癌症,已是末期來日無多。剛聽到消息的震驚與極度沮喪並沒有擊垮他。
他開始列出一項項要事,擬訂計畫按部就班執行,如同當年在公司的菁英分子,看到這位可愛老先生對死亡的鄭重、淡定、甚至幽默。執攝影機者也是他女兒砂田麻美一路相隨貼身紀錄,捕捉到在家庭的生離死別、天倫之樂、夫妻爭執不捨,極其觸動催淚,因為真實。
多桑的待辦事項:
To do 01. 造訪神父
To do 02. 認真陪孫女玩
To do 03. 投票給自民黨以外的人
To do 04. 籌備告別式
To do 05. 與母親一起家族旅行
To do 06. 告別式場勘
To do 07. 再見小孫女
To do 08. 跟親友告別,繼承給兒子
To do 09. 受洗
To do 10. 第一次對老婆說我愛你
從紀錄片紀載的砂田先生的待辦事項中,可以領略他明瞭來日無多,走向死亡的一步步準備。他最在意的:不能再陪孫女玩了,很對不起他們。臨終病榻前,淚眼汪汪一直跟孫女道歉,才三、五歲的小女孩似懂非懂也哭了起來,不要爺爺離開。
白髮人送黑髮人他身上沒有發生,因為母子都白頭了。但依然掛念不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要送他一程,於是辦了最後的家族旅行。臨死前還打了電話跟她說:我要走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urbyhI4LWZKzTIxq_bxOpLqY4gLpwnFgOIe1prA2G6oQeUByvrU2cTMLZzMl5iWj_WKEya1IgzQuEPPDEWbAP-FaK85iYPEDLgzocTomnDHAG4r2ovi1-YcKUyV3jQQWuyldmmkkWGEs/s1600/%E5%A4%9A%E6%A1%9104.jpg)
看著這部片不斷想起生命中一個個猝逝的重要身影,阿公、阿婆、大姑、小嬸婆、同事......等。死亡前後的點點滴滴留存在腦海無比深刻,關於這些記憶總是不斷被喚起,也時常懊悔於當初不夠珍惜,是我心中的重要堅固的結。與這大主題的相遇,是必然且需要不斷學習正視。不單純是不停流淚的難過與感動,對《多桑的待辦事項》的砂田知昭先生、導演砂田麻美、對我自己,「死亡」都是極其重要課題。
主題曲 天國先生 中文歌詞
“爸爸,謝謝你”
道別的話才說出口 媽媽的臉頰上兩條垂淚 哭得像個小女孩
在那兒,在那兒,就在那兒 一直都在那兒呀
在那兒,在那兒,就在那兒 一直都在那兒呀
每當談到“我爸還在的時候…” 爸爸就會泣不成聲
顫抖的肩膀,蜷曲的身體 哭得像個小男孩
在那兒,在那兒,就在那兒 一直都在那兒呀
在那兒,在那兒,就在那兒 一直都在那兒呀
最後爺爺教我們 認識人生的寶藏
他說只要你們用心 寶藏就會在那裡
在這兒,在這兒,就在這兒 一直都在這兒呀
在這兒,在這兒,就在這兒 一直都在這兒呀
主題曲:天國先生 byハナレグミ(永積崇) (可連結影音)
「おとうちゃま ありがとう」と
別れの 言葉をかけると 母はホッペを ぴかぴかに輝かせ
いつかの泣き虫 ちえちゃんの 顔にもどっていた
あるよ あるよ そこにあるよ いつも そこにあるよ
あるよ あるよ そこにあるよ いつもそこに あるよ
「生前父は‧‧」と言ったとたん
父はあふれるままに泣 きくずれた
肩をふるわせ身をよじらせ ちぎれて泣く父は
いつかの泣き虫 あっちゃんの 顔にもどっていた
あるよ あるよ そこにあるよ いつもそこに あるよ
あるよ あるよ そこにあるよ いつもそこに あるよ
最後に じいちゃんは 宝のありか 教えたのさ
心のありかは 気づけばいつも そこにあるんですよ‧‧と
あるよ あるよ ここにあるよ いつもここに あるよ
あるよ あるよ ここにあるよ いつもここに あるよ
多桑的待辦事項/エンディングノート/Ending Note
導演:砂田麻美 Mami Sunada (本片主角砂田知昭的二女兒)
演員:砂田知昭 Tomoaki Sunada
監製:是枝裕和
影片年份:2011
配樂:ハナレグミ(永積崇) 主題曲:ハナレグミ「天国さん」(天國先生)
出品:Bandai Visual Company, Julien Sorel, Power Pharmac
上映日期:2012.7.20
得獎紀錄:芝加哥國際影展 最佳紀錄片 、 報知映畫賞 最佳新人獎(導演)
橫濱電影節 新人導演獎
我叫砂田知昭,享年69歲。67歲退休的我,在例行的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胃癌末期。為了不讓家人困擾,我開始寫「終活筆記」。我的小女兒(本片導演)問我在寫什麼?我回答她:「笨蛋才會在死之前告訴你。」
燃盡生命,再說一次「我愛你」
本片是是枝裕和御用副導砂田麻美初執導筒之作,記錄自己父親砂田知昭臨終的那段日子。業務員出身,在化學公司打拚超過四十年的砂田先生,退休後沒多久,便被診斷出胃癌末期,正式進入人生最後階段。
即使如此,砂田先生還是正面以對,仍像往日幽默、熱血。
砂田麻美拿起攝影機,跟隨砂田先生日漸虛弱的身影,陪他完成「待辦事項」;包括和孫女玩耍、邀母親旅行、洗禮、對老婆說「我愛你」……其中更收錄珍貴的家族影像紀錄,真摯互動趣味十足。無可避免,每個人都得面對告別時刻。砂田先生臨終前一直說著「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三個簡單不過的詞,卻承載了滿滿的愛與情,讓我們見證一場動人的生命之旅。
陽光面對「終活」,積極邁向人生最終站 「終活」是近來在日本中老年人間興起的一股風潮,意謂趁身體仍健在時,事先為自己安排好身後事,用正面心態面對死亡。本片原片名 ending note 便是「終活筆記」,簡單來說就是遺書,但比遺書輕鬆,不具法律效力,只是寫給家人的叮嚀。不論是遺照挑選、告別式規劃、遺產分配等相關事項,都由自己預先準備,為人生畫下美麗的句點。
導演訪談 關於作品
● 導演為什麼想將父親的故事拍成紀錄片?
父親死後,我一直思考人為何要死。面對這樣的疑問,雖沒答案,但我想對此提出想法,這樣的心情日漸強烈。從小時候開始,不管家裡的事,或父親的事我都會拍攝。所以我將長期拍攝的影像集結成一部作品,藉此思考為什麼人終究要面對死亡。而死後留下的東西,雖肉眼看不見,卻是我最想用影像呈現的。
● 多桑走後,導演想藉剪接整理心情,請問心情前後轉變為何?
變得更能感受到「死亡」的真實性,雖曾經歷過他人的死亡,但正因為是第一次面對自己父親的死,所以感受迥異於前,對「活著」一事也改變了不少想法。
● 父親知道自己的故事將被搬上大銀幕嗎?
不知道。雖一直拿著攝影機拍攝父親,但從沒想過會變成一部電影,純粹只是非常想整理這些素材。我想連我自己都完全沒料到,父親當然更不知道。
● 家人對這部作品的看法?最初讓家人看的時候,因為畢竟是家庭錄影帶的形式,所以大家會覺得很懷念,彷彿父親還活著一樣。最初的感受,我想就是懷念吧!變成電影越來越廣為人知之後,雖會夾雜著各種不同的心情,總之是懷念的。